各位同學:
“大學生科技創新網絡主題直播暨第十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工作交流活動”即將開展,活動中將會播放一些優秀視頻。現向全院學生征集優秀宣傳作品,主題與形式具體如下。
一、青年學生(含已畢業學生)
1. 視頻:往屆“挑戰杯”獲獎者故事
內容:圍繞往屆獲獎者的學習、科研、生活,拍攝記錄視頻,讓廣大青少年了解優秀榜樣是如何開展科研活動的。
要求:應提供5分鐘左右的視頻,以及關于獲獎者的基本情況文字介紹。獲獎者可以是仍在校深造的研究生,也可以是已經畢業、甚至是畢業多年了的繼續從事科技創新領域工作的往屆學生。
2. 視頻:青年科技創新成果展示
內容:重點介紹青年科技創新成果,可以是很多團隊的成果混編,同時對團隊也有所介紹。
要求:應提供5分鐘左右的視頻,以及關于團隊成果及團隊基本情況的文字介紹。在團隊選擇上可以是小平科技創新團隊、優秀學生創新團隊,也可以是優秀青年教師科研團隊,聚焦“青年”即可。
3. 文稿:參加“挑戰杯”經歷分享
內容:往屆“挑戰杯”獲獎者交流參加“挑戰杯”的心得體會、成長收獲及自身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的經驗。可不限于“挑戰杯”,而拓展為自己如何對科技創新有興趣的、以及如何投身各種科技創新活動的。
要求:應提供分享文稿、個人情況基本介紹,并附上照片。獲獎者可以是仍在校深造的研究生,也可以是已經畢業、甚至是畢業多年了的繼續從事科技創新領域工作的往屆學生。獲獎者應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和參加訪談活動意愿,如被選中,后續需要參加訪談視頻錄制。
二、“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
文稿:激勵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經驗分享
內容:往屆“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交流激發學生科創興趣、指導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水平的經歷經驗。
要求:應提供分享文稿、個人情況基本介紹,并附上照片。指導教師應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和參加訪談活動意愿,如被選中,后續需要參加訪談視頻錄制。
三、往屆“挑戰杯”優秀組織獎獲獎高校
文稿:活躍校園科技創新氛圍經驗分享
內容:往屆“挑戰杯”優秀組織獎獲獎高校交流在活躍校園科技創新氛圍、吸引動員最廣大青少年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尤其是“挑戰杯”、舉辦校內各級“挑戰杯”比賽的經驗。
要求:應提供分享文稿、學校獲獎情況介紹,以及具體介紹人信息及照片。高校介紹人應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和參加活動意愿,如被選中,后續需要參加視頻錄制。
四、往屆“挑戰杯”優秀組織獎獲獎省級團委
文稿:活躍省域科技創新氛圍經驗分享
內容:往屆“挑戰杯”優秀組織獎獲獎省級團委學校部,交流在活躍省域科技創新氛圍、吸引動員最廣大青少年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尤其是“挑戰杯”、推動“挑戰杯”省賽和校賽改革的經驗。
要求:應提供分享文稿、省級團委獲獎情況介紹,以及具體介紹人信息及照片。介紹人應有較好的表達能力和參加活動意愿,如被選中,后續需要參加視頻錄制。
五、專家學者
1.適合的科技創新領域優秀學者基本情況介紹
內容:擬邀請科技創新領域專家學者解讀“十四五”規劃關于科技創新論述,分析我國“卡脖子”技術現狀,介紹世界科技前沿發展態勢,號召青少年投身科技創新活動。
要求:推薦適合的專家學者,提供其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即可,應與其有初步溝通,如被選中,其愿意參加視頻錄制活動。專家可以是科研院所、高校或頭部企業的優秀人員。講解風格應該既有科學性、也有一定的科普性,通俗易懂。如該專家過去有過類似講座,可提供視頻或鏈接。
2.適合的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優秀學者基本情況介紹
內容:擬邀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專家學者解讀當前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發展方向,分享開展社會調研基本要求,交流形成高水平社會調研報告的方法路徑。
要求:推薦適合的專家學者,提供其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即可,應與其有初步溝通,如被選中,其愿意參加視頻錄制活動。專家可以是社科類研究院所或高校的優秀學者。講解風格應該通俗易懂、不枯燥。如該專家過去有過類似講座,可提供視頻或鏈接。
備注:視頻拍攝建議標準
文件封裝格式為 MXF 或 MOV ,幅型比是 16:9,有效像素數(水平×垂直) 1920×1080 的 PAL 制視頻原始文件。
視頻、文稿統一命名為:姓名/團隊+作品類別
同學們可以選擇合適的作品形式與主題進行制作,學院將擇優提交校團委。如果入選,被團中央播放,可以提升參賽項目競爭力,或提升學院創新創業文化,或宣傳學院典型等。請有興趣的團隊積極報送,截止時間為1月17日。
聯系人:學工辦 陶老師
聯系電話:0574-87600362
作品提交郵箱:nbdxsxyky@163.com